乌纱帽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
乌纱帽,又称“乌纱冠”,[1]是指古代以乌纱为原料、具有一定式样的帽子,在明代,乌纱帽被定为官帽。[2]后代常用“丢了乌纱帽”来形容官员被罢免官职。[1]
乌纱帽原来只是民间常戴的一种便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用来裹头发,人称“[]头”。[3]据说南朝时期王休仁创制乌纱帽,他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由于其材料便宜、制作简单、式样大方,所以后来有不少人仿戴。[3]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3]
乌纱帽定为“官帽”始于明朝洪武年间,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3]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3]明朝的乌纱帽帽翅也有了变化,帽翅直挺,呈椭圆状。到了清代,乌纱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用乌纱帽象征官位的传统意味仍在。[4]

起源发展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遂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