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森

中国近代清史学家
孟森(1869-1938年1月14日),字[chún]孙,号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称为孟心史先生。江苏武进人。孟森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清末秀才,屡试举不中,以授学为业。秉性耿直,负才不羁,有“清狂之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送往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攻读法政专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和郑孝胥张謇等人到上海创办预备立宪公会,主张全国立宪。辛亥革命爆发后,孟森目睹清政府垮台已成定局,放弃宪政立场,响应革命。清末民初,孟森逐渐脱离政治活动,开始专力于治史。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对史实进行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孟森治史在传统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孟森病逝于北平(今北京),享年六十九岁。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