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省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区
长岛,亦称庙岛群岛,位于中国山东省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岛由151个岛屿组成,其中10个岛屿有居民居住。岛屿陆地面积为61.16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到3242.742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87.64公里。长岛辖有8个乡(镇、街道),4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约为40127人。[1]
长岛的历史悠久,古为莱夷之地,历经秦、唐、宋等朝代的变迁,直至1949年解放后设立长山岛特区。2018年,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2020年国务院批复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蓬莱区,长岛作为省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区独立运转。[1]
长岛,被誉为“海上仙山”和“天然氧吧”,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著称。这里拥有国家一级质量的大气环境和一类水质海域,被认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海洋文明生态示范区以及国家海洋公园。长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1.9℃,年平均降水量为560mm,森林覆盖率高达6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生态环境极为优越。经济方面,长岛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海珍品资源丰富,盛产刺参皱纹盘鲍栉孔扇贝等,因此被誉为“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和“中国海带之乡”。长岛还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吸引320多种、超过120万只候鸟途经此地,同时近400只太平洋斑海豹在此栖息,展现出极高的生态价值。此外,长岛风能航运资源同样丰富。作为西伯利亚内蒙古季风南下的通道,这里年平均风速达到6.86米/秒,风功率密度比陆地高出20-40%,是我国三大风场之一。周边海域拥有14条水道,包括3条国际航道,日过往大型客货船舶超过300艘,且拥有天然深水良港,成为环渤海地区渔商船只的重要避风锚地。[1]

历史沿革

长岛县地,古为莱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