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

对宇宙等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
悲观主义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1]源于拉丁文pessimiis,意谓“最坏的”,[2]与“乐观主义”相对。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世界变幻无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难,因而陷入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和获得拯救。[1]悲观主义的本质是认定“负向价值”属于主导性事物、“正向价值”属于从属性事物的意识(包括自然意识或社会意识)。[3]
在通常情况下,悲观主义者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已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着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和价值选择总是遵循“小中取大”的基本原则。[3]

定义

处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选择倾向性,这种选择倾向性在根本上就是不同价值类型的选择倾向性。不同的“主义”,体现了人对于不同类型事物的价值选择倾向性。
悲观主义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