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裤

套裤
裤类名称,又称“裤套”。是只有左、右裤管,而没有裤裆、裤腰的服饰用品。穿着时用系带方式和裤带系结在一起。套裤主要用橡胶布或塑料薄膜裁制,是作为防雨和防污的穿着之用。我国在秦汉以前就有这类套裤,称无裆裤。现时穿着的有裆裤,就是从它演变发展而成。

套裤定义

在西方,套裤(culotte)实际就是一种裤管相对较短的男式外裤,按其长度和外形来看,套裤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平直窄瘦的外裤,长度一般及至腿肚;另一类是比较宽松带褶的灯笼裤,长度通常至膝盖为止。套裤一般要同淡色长袜相配着穿。这种服饰在17、18世纪法国的中上层社会里比较流行,因此它往往也就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象征。

满族套裤

满族出征、行猎时,常在裤外再套一裤,俗称“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套裤也是一种胫衣,这种服饰与宋代膝裤形制相似,无裤腰和裤裆,仅有两条单腿裤腿,不连接在一起,唯长度被上移至大腿邵位,而不像膝裤那样仅处于膝下。套裤的每条裤脚形式上口尖,呈三角形,而下裤管平。套裤的上端钉有带于,穿时将其分别套在或绑在腿上,也有的用带系挂在腰带上,露出臀部及上腿后面上部。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寒。冬天出猎大都要穿上套裤。特别是老年人怕腿寒,每当冬天大都要穿上套裤。北方冬季寒风凛冽,袍服的下面容易进风,在腿部再套穿一层套裤,自然会加强腿部的防寒效果。二是干农活时穿套裤不磨裤腿,保护裤子和腿部不被划破划伤。满族地区多是山高林密、杂草荆棘遍地,人们又需要经常上山采集、捕猎、砍柴等,所以就想出了这个预防和保护措施。这种套裤北方民族基本都使用过,有些民族至今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