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盂

盛痰用的器皿
痰盂(tán yú),中国古代称为唾壶[1],是指盛痰用的器皿,痰盂作为容器,放任何物品都是可以的,比如放酒瓶、水果之类物品。[2]痰盂往往体积较小,多放置在餐桌,也可用来装些鱼刺残骨和茶渣,因此也被称为“渣斗。[3]
早在西汉武帝时期,不仅有御用的唾壶,还有专门执掌使用的人,主要为洗漱的生活用具。晋代还有一种以水晶制成的唾壶,非常珍贵。至于民间,一般使用的是瓦制唾壶。隋唐以后除青瓷外又新添白釉器,明清时期则出现青花唾壶。[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是人人家里必备的物件。[2]到了近代,痰盂逐渐在中国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提醒着大家不要随地吐痰。旅馆、澡堂、茶馆等都曾设置过公共痰盂,以便大众排泄秽物。[4]
痰盂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它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中的历史变迁。[2]

产生背景

痰盂是人们为方便吐痰和保持环境卫生而发明出来的实用器皿。[2]古代的痰盂叫“唾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