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2]
肠套叠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其中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婴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是容易发生肠套叠的结构上因素。另外5%继发性病例多为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此外,有些促发因素可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如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及腹泻等。[2]
肠套叠依据病情急缓又可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急性者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等,慢性者则以阵发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在48小时内及时送医且全身状况良好者可行灌肠疗法复位,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肠套叠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80%的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比例约为3:1~2:1。中国儿童急性肠套叠发生率较欧美高。[2]注意避免腹泻,平时科学喂养,注意气候变化可预防该病,如果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可立即送医院治疗。[6]

分型

  • 依据其套入部位不同分为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多发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