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

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nāpāramitāśāstra),佛教论书,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摩诃般若释论》《大慧度经集要》《大智度经论》《摩诃衍经》,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1]
《大智度论》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相传为印度龙树造(公元2世纪或公元3世纪)[a],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此论内容广博,繁征博引,在思想上主要立足于“诸法实相”的观点,除了阐述“空”的思想,还详述六波罗蜜、大乘菩萨等思想;在内容上,除了记载当时的各种思想、传承、学说、本生、戒律、历史、地理、历法、算数等内容,还引用了《阿含经》等早期经典、部派佛教的论著以及早期大乘经典等,尤以后者为最,因而此论有“论中之王”“佛教百科全书”之称。[1][2]

创作历史

《大智度论》,是由龙树菩萨所造,姚秦弘始四年,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中西明阁上创译,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讫。《大智度论》堪称龙树菩萨晚年名著,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巨著。鸠摩罗什译本共一百卷,最初三十四卷是“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则是节译,如果全部译出,或将超过千卷之数。《大智度论》全书所引经典极多,为理解大乘佛教之重要论书,对佛教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规制、僧伽等解说甚为详细,所引经典、论书包含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及初期大乘之“法华”“华严”等诸经典,堪称“佛教百科全书”。
汉译出后,慧远认为译文“繁秽”,曾加以删削而成《大智论钞》,并撮其要旨,详加阐述。谓“其为要也,发[zhěn][],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