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

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
拂尘,又称尘拂、拂子、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附上兽毛(如马尾、[zhǔ]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或驱赶蚊蝇之用。拂尘起源于汉朝时期,最早用于驱蚊扫灰,在汉魏时期深受士大夫阶层喜爱。在道教文化中,拂尘是道士常用的器物,一些武术流派更视拂尘为一种武器。佛教传入中国后,拂尘也被汉传佛教收为法器,象征扫去烦恼。尾最早见于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简要介绍

又称拂子、云展。乃将兽毛、麻,马鬃尾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 蚊虫,称为拂尘。
白色葫芦尘
辞源》载:“拂尘,拂子也,所以去尘及蚊虫者。古用麈尾为之,今多用马尾。”《宋书》〈乐志〉载〈白[zhù]舞歌诗〉中有“质如轻云色如银。袍以光躯巾拂尘”之句。通俗小说《镜花缘》中亦有“忽见远远来了两个道人,手执拂尘,飘然而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