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猄蚁

蚁科织叶蚁属下的一种昆虫
[jīng]蚁(Oecophylla smaragdina),为蚁科织叶蚁属下的一种昆虫,别名黄柑蚁、红树蚁。其是亚热带和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优势昆虫之一,[2][1][8]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度、中国等地,其中在中国多分布于广西、广东和四川等地,喜欢栖息于气候温暖的地带,营树栖生活,在枝叶较密的树上筑巢,环境气温越高时,其行为越活跃。[1][3][4]
不同黄猄蚁形态有一定差异,雌蚁体长15~18mm,雄蚁体长6~7mm,大工蚁体长9.5~11mm,小工蚁体长7~8mm。[3]雌蚁头宽大,略成三角形,胸部短而粗壮,翅宽大,体色青黄。[3][6]雄蚁头部较小,胸部粗大,足细长,体棕黑色,并密被红褐色纤毛。[6][9]大工蚁头部方圆形,胸部长,腹面常有黑斑,足细长,附节5分节。[6]小工蚁形态似大工蚁,体锈黄红色或红色。[6]其为杂食性,具攻击性,取食同翅目昆虫的分泌物或以小型节肢动物门中的各虫态为食。[8][3][9]觅食活跃度与气温有关,是一种昼夜活动的蚂蚁。[9]其为“社会性”多形态昆虫,[10]成群生活,一群黄猄蚁可有数万个巢穴。[7]
黄猄蚁各虫态全虫均可入药,能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等;[4]是一种高蛋白、低优质脂肪、低糖,且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7]是世界上生物防治害虫最古老的先例,能防治柑橘害虫。[7]

命名与分类

1775年,丹麦昆虫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Johann Christian Fabricius)较早科学描述了黄猄蚁。[5]美国昆虫学家爱德华·奧利佛·艾斯(Edward Oliver Essig)提出该物种的英文名以“Red tree ant”称呼较为适宜。中文语境下,该物种由于体色多呈棕黄且腿部较长,形似一种鹿科动物黄猄(Muntiacus Teevisi)而得名“黄猄蚁”。而在中国广东省四会县,当地柑农利用黄猄蚁防治虫害的历史颇长,故也将黄猄蚁称为 “ 黄柑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