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庙

山东威海市市辖区的寺庙
刘公庙位于刘公岛[1]旅游码头东约300米处的丁公路北侧。传说在汉代,刘公、刘母曾多次拯救海上遇险的船民,后人为了纪念刘氏老人,在岛中部阳坡上建造了一座祠庙,在庙内塑造了刘公、刘母像。从此,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此地,船民们都要登岸进庙祈祷,祈求老人保佑他们海上平安。188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刘公岛护军统领张文宣捐款重修刘公庙。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和刘公岛,刘公、刘母神像被迁往岛外北沟村。现刘公庙是1994年由刘公岛管理委员会投资400多万元移地重建的,占地6000平方米。[2]

历史

据史志记载,明代重修刘公庙。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成军,驻岛护军统领张文宣,为使军民获得刘公刘母的护佑,出资重修刘公庙。清政府的海军大臣奕环亲王和李鸿章,在检阅北洋海军的仪式中进庙叩拜,北洋海军将士每次出海或作战都到庙中进香叩拜。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上的土地和房屋被英国全部购买,迫居民迁出岛外,刘公庙随迁岛外,现庙已不存,但留有一碑载“神本依人,庙迁岛外”。刘公岛上的原刘公庙遗址仍存。
刘公庙
再建刘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