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状效应

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导致的现象
钩状效应,又称为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和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效应,而抗原过量则称为后带效应。[1]
钩状效应的发生与实验方法密切相关。ELISA法是一种用于检测HBV标志物的方法,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更容易出现钩状效应,而二步法则较为少见。[2]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反应中,结合物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密切相关。只有当两者的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产生最强的抗原-抗体反应。[3]反应信号(IC量)与抗原抗体的相对浓度之间呈现一条钩状曲线。1977年,Green等根据曲线形状提出了“钩状效应”(Hook effect)。[2]
钩状效应的特点包括饱和效应、信号饱和和误差增加。它可以分为高浓度钩状效应和低高浓度钩状效应。[4]对钩状效应的特点和分类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免疫测定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钩状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4]

原理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抗体反应。以沉淀反应为例,若向一排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抗体,然后依次向各管中加入递增量的相应可溶性抗原,根据所形成的沉淀物及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可绘制出反应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