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文学

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学流派
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或称革命文学。其中“普罗”是法语“普罗列塔利亚”(Proletariat)的简称,意思是“无产阶级的”。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中,普罗文学运动作为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端于1928年,结束于1930年,即以大革命失败后太阳社的成立与后期创造社立场的转变为其形成的标志,而以左联的成立和柔石殷夫等"五烈士"遇害作为其高潮结束的标志。[1]
普罗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初始阶段,是中国文坛的新事物。它是历史推移、形势发展的产物,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必然,是国际文学思潮在中国走出来的足印。是这些条件的综合反应,不是任何个人一吆喝就能有的。三民主义文艺家和民族主义文艺家说普罗文学是无根生木,无烟起火,是不确切的,是意气的话。 [2]
中国普罗文学运动发展至今,形态逐渐被大众所认知。然而,随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迅速发展,其客观必然性逐渐显现,形成了冲破旧文坛的强势浪潮。曾经的批评者不得不转变态度,跟随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步伐前进。[3]

来历

早期的普罗小说以及作为它的主要特征的“革命浪漫谛克路线(倾向)”,在1927年至1928年间出现,并且迅速成为一股潮流,不是偶然的。首先,政治形势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不少曾经投身于实际行动的作家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打击,身心倍受摧残,胸中埋藏着待喷发的火山,在义愤与忧患中酝酿着革命低潮中的文学运动,探索文学如何反映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特别是共产党单独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反动派实行的屠杀政策,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与仇恨。群众需要宣传鼓动,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产生了这种渗透着时代和当时无产阶级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思想感情的社会心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一种社会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无形的压力,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去遵守它,传播它,而不管它与你个人的心理是一致还是相反。”例如蒋光慈早期出版的《新梦》,收入“染着十月革命的赤色”的诗四十一首,宣告:“我愿勉力为东亚革命的歌者!”发誓要用“全身、全心、全意识高歌革命”。在这种社会心理无形的压力下,普罗文学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