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法国作家、哲学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法国思想家与文化人类学家,人文科学领域结构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1]
斯特劳斯自小对艺术很有兴趣,读中学时,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加入到左派的一些组织;从巴黎大学法学院毕业时,写了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论文;大学毕业并服兵役后,他到了一所公立中学任教,此间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兴趣大了起来,并最终选择了人类学为自己的方向;1935年,他参加了一个大学讲师团,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此期,他除了为给自己人类学方向增加实地感受进行了不少探险旅行外,还开始发表人类学方面的论文。[1]
二战爆发后,斯特劳斯应征入伍,1942年,他参加洛克菲勒基金会抢救欧洲学者的行动计划,到了纽约。在美初期,他与一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交往甚密,同时,在纽约自由高等研究学校任教,并结识了语言学家雅各布森与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等学界人物,渐渐形成了自己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思想。1944年,他开始担任法国驻美大使馆文化参赞,负责美法间文化交流的迎来送往;1947年,回到法国,获得了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先后担任巴黎人类博物馆副馆长、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等职;1973年,入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82年,斯特劳斯退休。[1]
斯特劳斯出版的作品有《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今日图腾》《野性的思维》《神话学》,这些著述体现了他的结构人类学思想,并与拉康福柯巴尔特等人的工作一道,为法国掀起了一股结构主义的浪潮。其中《野性的思维》的末章《历史与辩证法》常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抨击存在主义的宣言书,以及结构主义取代存在主义走上法国乃至世界思潮前沿的象征。[1]
2009年11月3日,斯特劳斯辞世,享年100岁。即将卸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和他的继任者伊琳娜·博科娃先后发表声明,对这位人类学家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