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自画像

夏尔丹自画像
夏尔丹自画像》,由法国画家夏尔丹作于1775年,该画表达出一个尚在为自己的艺术奋斗着的艺术家的精神面貌,是他晚年粉画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尺寸为46×38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

简介

夏尔丹从1740年起,又从风俗画返回到静物画上来了,并从此一直以静物画为主,画了30年。这个时期他的艺术与生活都出现了佳境,原因有二:一是自从丧妻之后,他又与一位富有的中产阶级女士结了婚。第二个妻子待他十分温厚,婚后更使他心满意足;其二,他的绘画影响日渐扩大,在画坛颇受尊敬,法兰西艺术院曾任命他为司库和年度沙龙的陈列负责人。前来订画的人接踵而至,酬金源源不断,日子自然地过得更惬意。但夏尔丹从不得意忘形,他总是把喜悦放在心头,依然整天在玻璃器皿、瓶瓶罐罐、水果篮子、厨房炊具的王国里捕捉他那富有情趣的形象,仿佛这些"静物"都愿意与他亲近,与他交流情感,让他为它们的造型美传神写照。
可惜好景不长,巴黎沙龙的潮流发生了突变,时尚在转向,夏尔丹的静物画也渐渐失去了光辉,他本人也失去了保护者,法兰西艺术院的职务被免除了。接着,夏尔丹的健康也发生了问题。所有这一连串的变故,竟没有把他打倒,也未曾影响和改变他的生活。一句话,他没有沉沦下去。1771年,他第一次展出了自己的几幅粉画肖像画,观众们又一次感到耳目一新。肖像画,在那个时代已成为矫揉造作的代名词,夏尔丹的粉画肖像虽是初次尝试,却再一次获得了声誉。这一幅《自画像》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画家从事粉画肖像画的创作是在他艺术的晚年。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夏尔丹夫人肖像和自画像,共三幅。这一幅作于1775年。在这幅自画像上,画家既不美化自己,也未丑化自己。他描绘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在这幅画上他象个外科医生或者采煤工人,用头巾紧紧裹住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双目炯有神,透过他那副眼镜,射出坚定有力的意志。一顶遮阳帽的帽檐(在户外作画时戴的)使他的前额完全处在阴影中。色粉笔铺排的调子象素描那样,既细润又大刀阔斧,许多原色被平排地铺开。这些生动的色粉的绵密结构,表达出一个尚在为自己的艺术奋斗着的艺术家的精神面貌。这位画家的内心向来不为世事的成败所动,他能平静地对待一切,直至在临终前,他还叫人先给他刮干净胡子,充满自信地于1779年12月6日离开人间。此画作于1775年,是他晚年粉画作品中的佳作之一,尺寸为46×38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