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察儿

倴盏
塔察儿(又名:[bèn]盏、?~1238),元代初年名将,《元史》中有传。塔察儿出身于蒙古许兀慎氏,博尔忽成吉思汗母亲的养子,当时号称“四杰”之一)的侄孙。曾经担任过成吉思汗的宿卫,任伙儿赤。元兵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他被任命为燕南大断事官

个人简介

在此期间,他活动于华北地区,曾在此地镇守,凿挖“通津河”(即今河北省滦南县倴城镇北之“北河”),修筑土城,用于屯粮积草。土城高18.5~20.5米,城墙底宽20.6~25.8米,全城占地12万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成,内外无砖石,实体坚固。
“共遵明禁”一碑的碑文记载:“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厥后,民居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夫其名为城也,其沿古城旧址而名之[]”。由此可知,古城就是倴城,居民曾在城内居住。后来人口繁衍,逐渐南移,城之名带到新的居住地带,原城便称古城了。
之后,倴盏又随元太宗征战南北,曾经下河东各州,率军破潼关,取陕州洛阳,围困河中府,战功显赫。1232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又统领各路兵马围困金哀宗,直至金朝灭亡。金朝灭亡后,朝廷命他抚镇中原,1238年,他率军攻打寿州(今安徽凤台)时死于军中。后来,据有关人士研究,倴城因倴盏在此屯粮积草而得名,此说证据不足,尚有可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