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

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一般是指由于生长激素(GH)持久过度分泌所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为垂体GH瘤或垂体GH细胞增生[2]。肢端肥大症发生在青春期后,其发展慢,以骨骼、软组织、内脏增生肥大为主要特征[6]
导致GH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垂体性和垂体外性。其中垂体性占95%~98%,以腺瘤为主(占垂体瘤的25%~30%),GH瘤70%~80%为大腺瘤。垂体外性为异位GH分泌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分泌瘤。其他病因偶为GH细胞增生或GH瘤[2]
肢端肥大症起病多数隐匿,病程长。从发病到确诊往往滞后5~6年。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则表现不同[1]。GH过度分泌的具体表现为躯体和代谢变化,包括软组织肥大、骨关节炎、骨骼结构改变、器官增大和高血糖,20%的患者因面部外观改变、四肢增大或两者兼有就诊。表现为前额斜长、眉弓外突、下颌前突、齿疏和咬合错位、鼻翼增厚肥大,嘴厚舌大等[3]。与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如心脏肥大和充血性心脏衰竭,高血糖/糖尿病结肠息肉甲状腺结节腕管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3]。由肿瘤局部的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1]。肢端肥大症可行血GH测定、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血IGF结合蛋白(IGFBP)测定、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2]颅骨X线、垂体CT、垂体MRI、胸部和腹部CT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等指标确诊[1]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降低患者血清GH和血清IGF-1水平,同时消除或缩小腺瘤,防止其复发;改善患者心血管、呼吸系统和代谢并发症;尽量保留腺垂体功能,已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给与相应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7]
中国肢端肥大症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不详,其他国家报道肢端肥大症患病率为(2.8~13.7)/10万,发病率为(0.2~1.1)/10万。患病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5~47.0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