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奠基

汪奠基
汪奠基(1900-1979),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1]又名三辅,号[shān]芜、山父等。[2][3][4]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顾问。曾任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院支部委员、哲学所工会主席。[5][6][7]

主要经历

汪奠基庚子年闰八月(1900年10月9日)出生于湖北鄂城段家店永三村。1916年夏天,16岁的汪奠基离开家乡到京城读书。开始入北京大学理科学生主办的补习班学习半年,接着旁听分析数学和解析几何及哲学、文史等课程。1919年秋,汪奠基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先后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等校学习高等数学、哲学与科学、数理逻辑等课程。1924年夏,入巴黎大学研究班继续深造。1925年5月,回国到北京大学教哲学、法文和西洋逻辑史等课程,先后任讲师、教授;1925年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中国大学和北京女师大兼任教授。此后曾执教于暨南大学中华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师范学院等院校。他还是湖北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的首任院长(校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讲授西方逻辑史、逻辑学等课程。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工作。60年代指导了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生,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讲授中国逻辑史课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出版了《老子朴素辩证的逻辑思想———无名论》、《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中国逻辑思想史》等著作。

教学研究工作

汪奠基在高等院校开过20多门课程,出版或发表了20多种(篇)论著,涉及哲学、逻辑学、科学方法、数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许多领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逻辑学。他在逻辑学领域里研究了西洋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逻辑,其中对现代逻辑(数理逻辑)和中国逻辑史的贡献又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