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

中国的传统食物
年糕,又称年年糕,由黍或糯米制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至迟在汉代就已出现。[1]
年糕有南北之分。南方人制作的是水磨年糕,用蒸熟的糯米,经过反复[chōng]打,成形坨坨,再用手工揉制成一块块年糕。北方人把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地摊在案板上,每层的精米糕中夹入豆沙、枣泥、果脯、青丝、红丝等。[2]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又因“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故而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3]

食品简介

年糕是东亚过年的一种传统食品,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意思,象征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高都一年比一年高。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春节食品。年糕主要成分为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