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菊

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花
切花菊(又名菊花)是菊科菊属植物,原产于中国,是传统名花之一。它以艳丽的色彩和万千姿态著称,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怒放的品格,与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切花菊是全球四大切花植物之一,产量位居四大切花之首,已成为国际商品花卉中总产值最高的花种。 切花菊具有花形多样、色彩丰富的优点,用途广泛,耐运耐贮,瓶插寿命长。繁殖栽培容易,能周年供应,成本低,高产出。

介绍

发展现状

菊花(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Ramat)Kitam),是菊科(Compositae)菊属(Dendranthema(DC.)Des Moul.)植物,是原产于中国的传统名花,它不仅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品格,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中国菊花自周朝就有文献记载,迄今已有3000余年悠久的历史。公元729-748年,中国菊花最先传入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成为最高贵的花卉之一,因此把菊花定为日本皇族的国花。1688年中国的菊花由荷兰商人引入欧洲,19世纪中期又从英国传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普及全球。
菊花起源于中国,各种菊花技艺堪称一绝,如地被菊、盆栽标本菊大立菊悬崖菊案头菊、菊塔、菊门、小菊盆景等,其花文化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但是,切花菊生产却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近年来,切花菊已发展成为国际商品花卉总产值中最高的花种。国际上切花的种植分为三大板块,供应欧洲市场的在非洲种植,供应美洲市场的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种植,供应亚洲市场的在中国种植。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对菊花鲜切花的需求量猛增,中国开始从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切花菊品种和切花菊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的切花菊产业迅速壮大,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1984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仅为1.4万公顷,到2000年达到14.8万公顷,到2006年达72.2万公顷,为2000年的4.88倍,为1984年的51.57倍;2004年切花菊的全国出口量为1300万枝,2005年达到3700万枝,比上年增长1.85倍。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切花菊出口量略有下降,但国内切花菊产业仍以异军突起之势,蓬勃发展,其生产技术达到了可周年供应的水平。已经形成以日、韩等国家为出口对象,以海南上海广州青岛大连等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出口切花菊生产基地群,并逐渐向内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