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

公元前1世纪于东北亚建立的古代政权
高句丽(gāo gōu lí)政权(前37年-668年),指的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民族和地方政权,又被称为高句骊、句丽或高丽,属于秽[](huì mò)系统。[1][2]
高句丽政权的创始传说称其由北夫余族的王子朱蒙建立,而不是由原居住在桓仁集安一带的高句丽族所建。根据《好太王碑》文上的传说[a],公元前1世纪末,朱蒙率领部众自夫余地区南下,在沸流水一带降服了沸流国并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依附于汉玄菟(tú)郡。高句丽政权自公元前37年创始,至公元668年灭于唐,共经700余年,传28代王[1][2]
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初,其势力范围主要限于浑江流域。王莽时期,由于高句丽不听命令,被更名为“下句丽”,以示侮辱。2世纪末,汉朝政局混乱,公孙氏在辽东割据自立,趁高丽统治者争夺王位之际,于建安九年(204年)攻破高句丽的都城,迫使新王伊夷模东迁至丸都城(今吉林集安)。此后高句丽经历了一段国力衰退的时期。[1]然而东汉时期,高句丽发展迅猛。根据《后汉书·高句骊传》的记载,高句丽的领土范围涵盖桓仁集安通化等地区,向南与朝鲜、泼貊接壤,向东与沃沮相邻,向北与夫余接壤。三国时期,由于公孙氏和魏将毌丘俭的征伐,高句丽向西扩张受到挫折。4世纪初,高句丽占领了乐浪、带方等地,其势力向南发展到了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开始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不相上下。4世纪中叶,慕容皝曾率军远征高句丽,焚毁其宫室,毁丸都而归。后由于中原战乱不断,高句丽西邻的慕容鲜卑势力日趋衰落。[1][2]
5世纪初,辽东之地终被高句丽占有。高句丽向北发展。公元410年高句丽势力达到夫余故地,与后来从松花江下游南下的勿吉族接壤。之后高句丽又把南面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公元475年长寿王率军攻破百济都城汉城,迫使百济迁都熊津(今公州),高句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汉江流域。至此高句丽政权的区域范围达到了极限。在此期间,高句丽的长寿王还于公元427年将都城迁至平壤。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与北朝的各个王朝保持着通使往来,进贡方物并接受册封。在北魏时期,凡高句丽的王嗣位,一般都被封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也有可能被授予使持节的职位。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年),封高句丽的王为高丽王,并从此开始称呼高句丽为高丽。隋朝建立之后,与高丽发生了多次战争。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杨坚命令汉王杨谅进攻高丽;大业七年(611年)、九年(613年)和十年(614年),隋炀帝杨广三次亲征高丽,但都没有取得成功。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征讨高丽,双方互有胜负。到了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勣率领大军攻占平壤,高丽灭亡。其余的高句丽人归属于新罗靺鞨[1][2]唐朝灭亡高句丽后,曾对高句丽境内的人口进行了一次统计,共计有176座城池,总人口约为348.5万人。[3]
高句丽占领平壤辽东地区对其政权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中原政权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被高句丽占领后,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政权得以巩固。其次在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中,高句丽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其文化的多元性和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