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协议

1993年在美国华盛顿签订的协议
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是1993年在奥斯陆谈判,于美国华盛顿签订的协议,属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双方之间的一系列协议,该协议在挪威奥斯陆通过相互谈判的两国解决方案,为巴以冲突建立了和平进程。[1][4][3][2][5]
1993年1月,在挪威的调解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代表在奥斯陆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秘密谈判,这一历史性的会谈被称为“奥斯陆和谈”。这是巴以双方领导人首次直接对话,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在实现初步和平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最终在加沙和杰里科的自治问题上达成了原则性协议。同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和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在美国白宫南草坪正式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1][4][3]1995年9月28日,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第二协议》,这项新协定的条款比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更加全面和详细。[5][3][2]
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以色列右翼继续积极推动定居运动的发展,阻挠拆除任何犹太定居点,反对“以土地换和平”政策。[5]这些协议通过建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导致西岸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自治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协议的目标是在1999年5月之前解决巴以冲突,但几十年敌对行动最终破坏了这一进程。[5][3][2]

协议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由于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以色列宣布建国后与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加剧。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 “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