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琼森

英格兰文艺复兴剧作家
本·琼森(Ben Jonson,约1572年6月11日-1637年8月6日),英格兰文艺复兴剧作家、诗人和演员。他的作品以讽刺剧见长,《福尔蓬奈》(Volpone)和《炼金士》(The Alchemist)为其代表作,他的抒情诗也很出名。英国诗人,剧作家,评论家。1572年6月11日生于伦敦。主要诗集有《格言诗》、《森林集》、《灌木集》等。曾就学于古代史学者坎姆登,并在其资助下到威斯敏斯特学校读书,获得关于希腊、罗马文学的丰富知识。后来又博览群书,成为当时学识最渊博的剧作家之一。

生平

本·琼森与莎士比亚同时创作并持续到莎士比亚死后,戏剧生涯三十余年。他一生经历坎坷,曾经随继父学习泥瓦手艺,后来从军参加对西班牙人的战争。因讥讽时政、争斗杀人曾多次入狱。他也是由演员转向戏剧创作的。在1616年莎士比亚逝世那年,他把自己的剧本结集出版。当时剧本都作演出本用,本·琼生把它们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出版,尽管当时有人讥评,但在文学史上是有意义的事件。他受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倾心拉丁诗篇,诗作有收敛整饬的古典美。他的非戏剧的诗歌有许多佳作,像“用你的双眸给我祝酒吧”是抒情的名诗。他的散文作品中有关文艺批评的意见,对新古典主义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琼生在当时文坛上受到推崇,成为作家中的领袖人物,围绕着他活动的文学圈被称为“本·琼森派”。
他最初就读的学校位于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市场的圣马丁巷(St. Martin's Lane)(说来也巧,距当今伦敦的剧院区不远),后来又去威斯敏斯特学校(Westminster School)求学。再后来,跟随他的继父——一位砌砖大师傅做学徒。在学徒实践训练过程中,他为林肯律师学院(Lincoln's Inn)砌成了一面花园围墙。不过砌墙这样的工作太限制发展了,于是琼森便前往欧洲大陆去当兵,随后又回到伦敦做起了演员和编剧。最初,他参与演出的戏剧就有托马斯·基德创作的西班牙悲剧。[1]
同琼森有关的伦敦最著名地标建筑是圣马格努斯殉道士教堂(Churchof St. Magnusthe Martyr,位于伦敦金融城内),1594年琼森与安·刘易斯举行了婚礼。他还在那里记下了两个孩子不幸夭折的痛苦:马丽·琼森6个月,本雅明·琼森7岁,分别于1593年和1603年死于黑死病。“永别了,孩子,我的右手和欢乐”,琼森写下了足以让任何一位父亲撕心裂肺的诗行,“静静地安息吧,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这样说:本·琼森把他最优秀的诗作珍藏在了这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