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

汉语词语
质子,汉语词语,拼音为zhì zǐ,是指人质。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战国燕太子丹都曾经做过质子。秦始皇之父子楚曾在赵国做“质子”,后得吕不韦相助,终能返回秦国[1]

释义

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记载

《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