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甲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铠甲
鳞甲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kǎi],在古代各文明国度的军队中,都有鳞甲的出现。世界各地的民族不约而同地发明鳞甲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片金属易于加工,且不同地区其防护性能各不相同;就连多穿亚麻制护甲的埃及亚述等国的士兵,亦不排斥鳞甲。不过,西欧中东古典时代早期的鳞甲远不能与中世纪的同类相比:如波斯士兵穿着的鳞甲,只是简单地把金属片缝在衣服上,这样的甲胄,在实战中的防护力可想而知。

基本概况

马其顿征服之后的希腊化时代,各国的重装精锐步兵基本上以青铜胸甲和鳞甲为装备,普遍步兵装备简陋。早期的罗马军队,样式仿照希腊军队建成,西方鳞甲罗马皮甲之类的铠甲是罗马士兵的主要防具。在罗马之外,凯尔特蛮族很早就发明了西方锁子甲。就防护力而言,锁子甲的防御效果并不比西方鳞甲强;但锁子甲比鳞甲更为轻便,因此不仅蛮族使用,罗马的军官们也接受了它。后来,罗马人在鳞甲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著名的青铜环片甲:它仍然靠一片片甲叶连接,不过,它把原来鳞甲的小甲叶放大成了大片的弧形甲片。
中世纪早期锁子甲和旧式的鳞甲就成了他们的选择,再加上拜占庭帝国继承了罗马鳞甲制造工艺,铠甲的历史开始在欧洲重复,鳞甲又逐渐推广,很快就和镶嵌皮甲一起流行起来。
这时候的铠甲和文艺复兴之后的铠甲在防护力上相差较远。鳞甲是用细小的铁环将宽而厚的长方形金属片连接起来。鳞片间有空隙,活动也不方便,就像是“麻将席”那样;所以那时的鳞甲一般只做成背心大的一块,由头上套下去,再用皮绳扎紧两胁,这样的装备直到查理曼时期才算有了一些进步:由更宽的弧型铁片夹在延展性好的麻布袍子里,互不连接,由铆钉固定在袍子上,类似清朝铠甲。这样的铠甲可以比较自在地活动,但缺点是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穿着一身棉被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