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墩头遗址

朝墩头遗址
朝墩头遗址位于南京高淳县固城镇檀村东南,西距古固城约2公里,是一座高出地面5米左右的台型土墩。土墩面积约4800平方米,当地人称之为“朝墩头”。

基本介绍

1989年5月,当地农民在挖墩建水渠时发现,同年9月由南京博物院和高淳县文保所共同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于墩南侧200米范围内,清理出灰坑8个、墓葬17座,出土文物455件。
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2.5米,自上而下分5层。地表耕土层厚18厘米。揭去耕土层即发现印纹硬陶和灰陶残片,其文化属西周及春秋早期,距今约2800年左右。挖至第三层,在灰坑中发现陶鼎、陶釜、圈足盆、网坠、石犁、石斧、陶豆、铜镞等。其中一件夹砂陶四足双层方鼎,较为少见,文化特征与河南龙山文化相似,距今约4000多年。第四层出土文物以夹砂陶、泥质黑皮陶为主,有高领罐、贯耳壶、竹节高把豆等,其相对时代相当于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第五层发现相当于[sōng]泽、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多数为长方形浅穴,头北面南,骨骸大都保存完好。随葬品主要有陶器、磨制石器、玉器三类。陶器以豆、鼎、壶为大宗,置于死者足部;石器主要有铲、[bēn]、斧等,放在死者左侧或胸部;玉器散见于头、腕、胫、腰等部位。
该遗址对认识太湖流域、宁镇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交往,有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