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颜色
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urs)是指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的三种独立的色。[4][2]
三原色可分为色光三原色(RGB)和色料三原色(RYB)两类。其中,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蓝紫色);色料三原色为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1][6][5]色光三原色是国际通用的RGB原色,是基于眼睛的生理结构而定义的,因为视网膜上分布有感红、感绿和感蓝神经细胞;色料包括绘画、涂料、油漆、印刷等颜色,理论上讲世界上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出来,传统色彩理论一直保持着这一观点。但印刷用的油墨是不同的,国际通用以青色(Cyan)、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三种颜色构成基本原色。[7]
17世纪以前,人们对色彩原色的认识仅仅建立在自然、哲学、经验的基础上。17世纪以后,科学家与数学家通过精确的试验与计算,推出现代三原色原理。期间,牛顿提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原色。之后,物理学家大卫·伯鲁斯特进一步发现原色只是红、黄、蓝三色,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原色混合而得。该理论被法国染料学家席·弗尔成功证明,至此红、黄、蓝三原色理论被人们所公认。1802年,生理学家汤姆斯·扬提出新三原色原理,即红、绿、紫,而该理论被物理学家马克思威尔所证实。[1]之后,色彩的三原色最终被确立分为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两类。[6]19世纪中叶,亥姆霍兹加以发展汤姆斯·扬的相关理论,三原色学说开始被世人所重视。[3]
三原色学说的最大优点是成功解释色光配色现象,也可解释单色色盲的问题。[3]该原理可应用于图像显示、彩色照片洗印、彩色打印、印刷行业、绘画等领域。[4][5]将两种以上的色光或色料混合在一起称作混合。光学上为加光混合(或色光混合),加光混合的原色有三种,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波长700nm的朱红色光、波长546.1nm的翠绿色光和波长435.8nm的蓝紫色光为色光的三原色,国际上通用为RGB;色料上为减光混合,是物质性色彩混合,它们都是物体对色光选择吸收与反射后产生的结果。被物体“吸收”部分色光,也就是“减去”部分色光,故称为减光混合。减光混合的特点和加光混合正好相反,它能导致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同时降低。[7]

概念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