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白瓷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中国邢窑博物馆馆藏文物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唐代邢窑白瓷远销海外。邢窑古代窑址位于今邢台市临城县内丘县一带。[1]
邢窑白瓷以其实用的造型、洁白的釉面在唐代成为最受欢迎的瓷品种之一。唐朝人李肇国史补》中就曾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2]邢瓷从瓷质上分成三个品种:粗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细白瓷。其中透影细白瓷工艺最为精良,弥足珍贵,邢窑白瓷对后代彩绘瓷器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邢白瓷的发明与制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为主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的新格局。[1]
邢窑的所在内丘被当称为瓷都,内丘现有如今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中国邢窑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河北内丘邢窑遗址被评为 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4]

邢窑发展

邢窑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而白瓷亦分粗细两种,邢窑白瓷胎质坚实,胎质细洁纯白,器内施满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作为护胎釉。尤为 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色泽雪白莹润,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