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机场

1975年建于日本的机场
海上机场,是指全部依靠人工在海洋中修筑的固定机场。分为两类:一类以人工部分或全部填海造地修建成的机场;一类是把单个和多个大型飘浮平台固定在海底形成的机场。前者造价极为昂贵,先用钢桩和护板在海中围出地界,然后填土,夯实形成陆地,修建时要采用防止泥土流失的措施,并要考虑地面的下沉。日本大阪关西机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填海造地的机场,[1]中国澳门机场为部分填海造地的机场。[2]海上采油平台上的直升机坪属于第二类,大型的由飘浮体建设的机场至今还停留在设计阶段。海上机场无需占用土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3]但受到海风影响,使飞机起降时的安全性降低;海上的腐蚀作用增加了对机械、飞机、各种设施的维护费用。[4]随着城市近郊空余土地的减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沿海大城市的机场移到海上是未来的发展趋势。[5]

内容

现在跑道长度达3000米,填土石2470万立方米。目前,全世界共有十多个海上机场,海上机场的建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填海式、浮动式、围海式和栈桥式。美国的夏威夷、新加坡的樟宜国际机场,都是利用填海造地,修建机场的。浮动式机场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种机场。

意义

海上机场的建立,使飞机的运输及攻击具有更广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