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2号舰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舰名出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将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于1936年11月2日铺设龙骨开工建造,一共修建了两年多,在1939年4月1日正式下水,直到1941年2月25日才正式服役。[1]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为42900吨,满载排水量为52900吨,全长为253.6米、舰宽36.0米。装甲采用了一战时期现成的技术,作为俾斯麦级战列舰,提尔皮茨号的设计完全面向实战,为了降低风险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沿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设计理念,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同时装甲采用了一战时期的全面防护的设计模式,侧舷装甲厚度范围为145~320毫米,上装甲甲板厚度范围为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尾部130~360毫米。可以说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范围,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同时装甲总重量也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为了防御水下鱼雷的打击,这款战列舰还设计了鱼雷防御系统,实际作战中能够抵御300kg德国黑希尔烈性炸药的打击。动力上,该装甲采用了12个高压瓦格纳锅炉,两两放置在6个水密隔舱内,动力主机为3台布洛姆·福斯蒸汽轮机,单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5400马力,3台设计总功率达到了136200马力,而实际总功率更高,达到了163026马力。武器配备上,装甲主炮为为4座SK-C34型52倍口径380毫米双连装火炮,副炮为6座双连装150毫米火炮以及16门105毫米双连装防空火炮。[1]
在1944年11月12日的第四次行动中,两发高脚杯炸弹洞穿了提尔皮茨号的装甲并爆炸,随后引爆了弹药库,于1944年11月12日9时52分,提尔皮茨号左倾135度,倒扣在水中。至此,提尔皮茨号宣告覆灭。[1]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