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场

新剧场
新剧场:位于上海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卜邻里口,为清末民初重要的京剧剧场,砖木结构,设座700余只。京剧艺人王鸿寿(三麻子)筹资创办,清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910年1月3日)开演。

基本介绍

邀名角孙菊仙、李长胜等近百人演出,是年6月剧场班底赴外地演出,由迎仙凤舞台女班演出。生意清淡,半年后改名风舞台,次年又称群舞台,剧场由法商经营建成转台,聘“群仙”、“吉庆”两班演出。宣统二年二月(1910年3月)冯子和主演时装新戏《血泪碑》载誉沪上。民国二年(1913)易名朝阳风舞台。此后又易主更名群仙共和台、迎仙凤舞台,演出髦儿戏或灯彩戏,均未见起色。不久由黄金荣改为天声舞台,男女合演,著名梆子坤伶小香水在该剧场演出轰动一时。后由吕月据接手,民国4年(1915年)11月改称沪杭共舞台。民国六年重归黄金荣,改名为沪江共舞台,聘请冯子和、灵芝草、六阵风等,吕月据、路凌仙、梁一鸣等主演《目连救母》。民国9年露兰春演出连台本戏《宏碧缘》一举成名。民国12年12月名票言菊朋在此演出受欢迎,从此正式“下海”。民国11年后剧场虽多次改名,称天声舞台、沪江共舞台、法界共舞台等,但男女合演特色从未间断。又先后称公和共舞台、共舞台、中华影戏园等,后人习称“老共舞台”,以别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的“共舞台”。民国十一年梅兰芳陈彦衡(琴师挂二牌)、言菊朋等曾在此登台。民国18年卜邻里拆屋重建,法界共舞台也随之拆除,房屋而改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