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氰酸

一种无机弱酸
[qíng]酸(英文:Hydrocyanic acid)是氰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低沸点溶液,是一种弱酸,有苦杏仁味。在常温下可挥发出无色的氰化氢气体易挥发为气态,是一种剧毒物质,在短时间内对误接触的人体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死亡。[1][3][4][5]
氢氰酸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的熏蒸剂之一,可用于安全水分的原粮、种子粮,还可用于空仓、加工厂、车、船运输工具的熏蒸杀虫。不能用于成品粮,也不能熏蒸高水分粮。[6]用于合成氨基羧酸[áo]合剂,在印染、纺织等工业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还可以用于合成己二腈丙酮氰醇蛋氨酸氰尿酰氯、氮川三乙酸化工原料,应用广泛。[7]

发现历史

氰化氢最早是从一种蓝色颜料(普鲁士蓝)中分离出来的,这种颜料中含有水合铁氰化物。1752年,法国化学家麦加(Pierre Macquer)发现普鲁士蓝可以转化为氧化铁和一种挥发性气体,并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种气体成分就是氰化氢。[8]
1782年,在麦加的启发下,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首次从普鲁士蓝中制备了氢氰酸,并最终被命名为Blausäure(即 "蓝酸"),因为它在水中具有酸性,而且是从普鲁士蓝衍生出来的。[9]英语中,它被通俗地称为普鲁士酸(Prussic acid)。1787年,法国化学克劳德·贝托莱(Claude Louis Berthollet)测出了氢氰酸的化学组成,证明了普鲁士酸不含氧,这是对酸的理论的重要贡献。[10]1811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成功制备出纯氢氰酸。[11]1815年,他推导出了普鲁士酸的化学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