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设备

用于舰艇对外通信等的设备
舰艇上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设备。主要用于舰艇对外通信,是进行远距离通信的唯一手段。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馈线和相应的终端设备构成。

基本介绍

包括:用于远距离通信或近距离战术通信的短波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是舰艇上最重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视距范围内战术通信的超短波通信设备;主要用于应急通信的中波通信设备;主要用于潜艇水下接收岸站所发信息的甚长波接收设备。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能传输电报、电话、数据和图像,并能实施保密通信。舰艇保密通信早期采用密码、密语,由于简单方便,仍沿用至今。随着保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广泛使用保密机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密解密处理,提高了保密性能和信息传递效率。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天线配置合理,减少了相互干扰和影响。为保证潜艇能在水下隐蔽、安全、可靠地进行无线电通信,潜艇无线电通信设备装有升降天线、环形天线、拖曳天线等特殊的天线、馈线装置,以及快速报终端、慢速报终端等特有的终端设备,用来进行隐蔽的瞬时短波发信、卫星通信和水下收信。
1897年夏,俄国人A.S.波波夫波罗的海进行了“非洲”号和“欧洲”号两舰间无线电通信试验。1899年意大利人G.马可尼在英国海军三艘军舰上安装无线电通信设备,实现了无线电通信。1905年中国清末北洋海军装备了火花式无线电台供舰队指挥通信用。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不断地改进与更新。20世纪60年代出现舰艇无线电综合通信系统,以中心控制分系统为核心,在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使用部位之间用数字遥控方式连接,实施集中管理和调度,对信息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处理,采用宽带发射天线和有源宽带接收天线,减少天线数量,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提高设备的灵活性、电磁兼容性、自适应性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抗干扰性能。在舰艇无线电通信系统独立存在的同时,还能为指挥自动化提供适用的传输信道,成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