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刻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金坛中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
金坛刻纸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
2007年,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源流

金坛刻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金坛民间为了驱鬼邪、祈福迎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贴挂一种带有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一般贴挂在门楣、梁沿、船头仓尾、篷架、神[kān]等处的边沿,颜色多为大红,偶有黄、绿。这种被称为门笺、喜笺或是花笺的镂空纸,便是金坛刻纸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