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胡克

悉尼·胡克
悉尼·胡克(Sidney Hook),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190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192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任纽约大学教授,1948-1969年任纽约大学哲学系主任,1969年退休后住该校荣誉教授。他一生著作有几十部,多种涉及马克思主义

人物评价

无论是从学术史还是从思想史上来看,悉尼·胡克都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作为杜威“最出色的学生”,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授,不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毫无地位,而且在实用主义的星空中似乎也看不到他的闪光。前者不难理解,毕竟他中途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后者却多少令人有些费解,因为他最终是带着“实用主义者”头衔告别人世的。然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界,都对他鲜有关注,而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多为批判之声。本文只想从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角度对历史上的一位哲学家进行考察,而重点将会放在胡克的“马克思理论”方面。

人物经历

悉尼·胡克于1902年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因早年家庭的贫困,反抗社会不平等的意识很早就在胡克年幼的心灵中产生了共鸣。13岁之前,胡克就已经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了。而在同一时期,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强烈的震撼了胡克,在中学里,他发起组织了红黑党,是学校官员们眼里“制造麻烦的‘布尔什维克’”。1919年,进入纽约大学伊始,他便参与组织了“社会问题俱乐部”,成员多为信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学生,他们一起讨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这期间,胡克还曾给他原先所推崇的罗素写信,对罗素从苏联归来后所发表的言论表示失望和不满。在胡克看来,罗素所谴责的社会主义革命对艺术和美的损害与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战争所带来的损害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