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大炮

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武器
红夷大炮(英语:Hongyi cannon),是一种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火炮。[1]
明代后期,明军引进了欧洲在公元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仿制成功后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统称为红夷大炮。万历后期,明朝从前来东方贸易的荷兰人处得到了他们使用的火炮,因为当时明朝称荷兰人为“红夷”而取名“红夷大炮”。[2]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缺点是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1][2][3]

历史沿革

清代发射火炮的辅助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