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

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诱发的多因素疾病
过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 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 (atopic) 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l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 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过敏性鼻炎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 10% ~25%, 近年来随工业化程度的进展,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
根据临床症状是否随季节而变化,可以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根据病程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即症状和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为轻度和中-重度;根据症状可分为喷嚏及流涕型和鼻塞型。[2]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对疑似病例进行过敏原方面的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过敏原检查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和鼻黏膜激发试验。[2]过敏性鼻炎须与鼻中隔歪曲或鼻甲肥大药物性鼻炎、症状性耳塞、血管运动性鼻炎慢性鼻炎等进行鉴别。[2]
过敏性鼻炎的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免吸入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疗法[2]和手术治疗[1]等。最有效的为避免吸入过敏原。[2]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