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

牛科岩羊属动物
岩羊(学名Pseudois nayaur )是牛科岩羊属动物,别名有蓝羊、[2]崖羊、石羊、[3][4]野羊盘羊、青羊。[1]岩羊为中等体型,[3]其大小介于山羊和绵羊之间,形似绵羊。[9]其体长在115-165厘米之间,尾长10-20厘米,肩高75-90厘米,雄性体重在50-75千克之间,雌性体重在20~50千克之间。[6][3]该物种头型狭长,颌下无须,上、下唇及耳内均为白色;它们拥有健壮的身体,强壮的肩膀,宽阔的胸部和粗壮的腿;它们的皮毛从灰褐色到板岩蓝色不等,其体背为灰褐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前后肢的前面有黑色的条纹,蹄侧具有一个圆形白斑。[2][6]
岩羊分布于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缅甸锡金、克什米尔和中国。[6][7][8]它们几乎完全生活在陡峭的多山地带且有各种各样的栖息地;通常栖息在海拔高度为2500-5500米的高山上的开阔草坡处。[2][10]
截至2000年,岩羊的物种数量预计在4.7万-41.4万;[10]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且常被分割。[7]2014年,岩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评估等级为无危(LC)。[10]2021年,该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1]2023年,岩羊的巴基斯坦种群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II中。[12]岩羊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9][8]

亚种争议

岩羊亚种分类的问题上存在争议,部分科学家认为岩羊是单型种;而据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评估该物种依靠地理分布格局命名两个亚种:西藏岩羊(Pseudois nayaur nagaur)和四川岩羊(Pseudois nayaur szechuanensis);[7][8]此外,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贺兰山岩羊有可能已经进化为岩羊西藏四川两亚种之外的一个新的亚种;而矮岩羊在系统发育树上并不能直接聚为一个单系群,因此不宜将其划为一个独立的种或者亚种,应作为四川亚种中一个形态变异的特殊种群来对待。[14][15]本词条依主流观点展开,即岩羊种群只划分为两个亚种,二者在分布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