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形目

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下的目
蛙形目有20科303属约3500种。广布于五大洲,以热带亚热带最多,有的种进入北极圈和海洋。我国有240种。成体短阔,无尾。头部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前肢较短,后肢特别发达,具有蹼,适于跳跃或游泳。有眼睑和鼓膜。口裂较大,多数种类舌可翻出口外捕食肋骨不发达,或完全退化;额骨与顶骨、尺骨与桡骨、胫骨腓骨都各自愈合。无交接器。多体外受精。卵产在水中,孵化成的幼体有尾,称为蝌蚪。用鳃呼吸,幼体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巴逐渐缩短,最后消失。鳃也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经过变态发育为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背景了解

无尾目是生物从水中走上陆地的第一步,比其他两栖纲生物要先进,虽然多数已经可以离开水生活,但繁殖仍然离不开水,卵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因此不如爬行纲动物先进,爬行纲动物已经可以完全离开水生活。无尾目包括现代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也是两栖动物中唯一分布广泛的一类。无尾目的成员体型大体相似,而与其它动物均相差甚远,仅从外形上就不会与其它动物混淆。无尾目幼体和成体则区别甚大,幼体即蝌
蚪有尾无足,成体无尾而具四肢,后肢长于前肢,不少种类善于跳跃。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蛙和蟾蜍这两个词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划分,从狭义上说二者分别指蛙科蟾蜍科的成员,但是无尾目远不止这两个科,而其成员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称呼,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 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无尾目历史悠久,三叠纪便已经出现,直到现代仍然繁盛,除了两极、大洋和极端干旱的沙漠以外,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但在在热带地区和南半球尤其是拉丁美洲最为丰富,其次是非洲。无尾目可分为原始的始蛙亚目和和进步的新蛙亚目,或进一步将始蛙亚目划分为始蛙亚目、负子蟾亚目和锄足蟾亚目。对于科的划分也有很多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