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恒星

原始恒星
原始恒星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的“残骸”——一颗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它位于距离地球29万光年之遥的矮星系玉夫星座,这颗恒星具有不同寻常的银河系最古老恒星的化学成份。这项研究将证实银河系曾经历过一个“嗜食阶段”,银河系通过吞并矮星系和其他星系成份而逐渐增大当前体积。

简介

美国哈佛-史密逊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安娜-弗雷贝尔(Anna Frebel)说:“这颗恒星很可能接近宇宙的年龄。”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矮星系是一种仅有数十亿颗恒星的小星系,相比之下银河系却拥有数千亿颗恒星。在星系形成理论中,较大的星系在过去数十亿年里通过吸收体积较小的邻近星系,从而使自己的体积膨胀扩展。
弗雷贝尔解释称,如果你观看银河系形成的“延时电影”,你将看到一群矮星系蜜蜂一样围绕在蜂箱周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星系在一起发生碰撞,它们内部的恒星逐渐混合,便形成像银河系这样的较大星系。
如果矮星系的确是较大星系构成的“积木”,那么相同类型的恒星将存在于矮星系和较大星系中,尤其是那些寒冷、“缺乏金属”的恒星。依据天文学家的观点,“金属”是比氢或氦更重的化学元素,由于它们形成于恒星进化过程中,金属物质很罕见地存在于早期宇宙,因此古老恒星倾向于缺少金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