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贞

后梁末代皇帝
朱友贞(公元888年—公元923年),又名朱[huáng]、朱瑱,别称梁均王、梁末帝、梁少帝,宋州[dàng]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后梁末代皇帝,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其母为张氏[1][2][3]
朱友贞小时为人仁厚,性格沉稳寡言,喜欢结交儒士。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将朱友贞封为均王,并命他担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友珪篡位,朱友贞被任命为东京留守、开封府尹。后梁凤历元年(公元913年),朱友贞发动兵变,诛杀朱友[guī],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登基称帝。朱友贞在位期间,后梁晋国不断攻伐,而由于朱友贞重用赵岩张汉杰等无能之辈,导致后梁国势日衰,国土接连被晋国攻陷。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勖建立后唐,对后梁发动总攻,朱友贞在唐军攻入东京之前,命亲信皇甫麟将他杀死,后梁随之亡国。之后,李存[]将朱友贞追废为庶人。[1][2][3]
朱友贞在位期间,宠信外戚,导致朝中人心涣散;此外,朱友贞还派兵镇压民众叛乱,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文化政策方面,朱友贞完善了僧人出家制度。在外交方面,对南方的藩国采取姑息政策,对各国的要求尽量应允,对契丹党项等游牧民族保持友好的往来关系。[4][5][3]后世学者和历史名人多对朱友贞提出了批评,认为他虽然仁善温厚,没有荒淫无度的行为,但他穷兵[]武,亲近小人而疏远忠臣,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最终亡国。[5][3][6]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