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环境

1897年F.拉采尔提出的问题
地缘环境,别称地缘政治,是1897年F.拉采尔提出的国防安全问题。

专业术语简介

地缘环境认识中国的国防安全问题,要从中国的总体安全的需求、现实或潜在对手的战略利益及对华政策、中国的地缘环境和与将来入侵者的力量对比等各个方面,搞清楚中国安全利益表现什么地方,正确分析这些安全利益对中国的国防安全战略提出哪些要求。
从国防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所处的地缘环境,有许多不利之处。因此,积极地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安全的地缘环境,是中国长期追求的安全利益。
中国与世界上某些军事强国或具有军事潜力的强国相邻近。从国际政治的角度上看,这种邻近,必然会发生更多的利益交叉或重叠,使诱发利益分歧甚至冲突的可能性增多。从军事空间的角度上看,这种邻近,使中国位于这些国家军事实力有效打击的范围之内,或者说,感受到的军事压力更为直接,更加明显。中国的北面俄罗斯。两国的边界很长,构成了世界两个大国之间最大的接触面。与过去不同,这一接触面的稳定与否,将不是靠意识形态方面的共识或分歧,而主要是靠经济、安全方面的利益。就是说,两国间的安全关系主要不再是靠情感,而是靠互利。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西方人士指出,两国安全从根本上说,不是对方的强大,而是对方的衰弱。如今俄罗斯,其力量自然不能再同往日的苏联相比,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战略攻击的实力以及强大的国防潜力,仍然居于世界强国之列,不可小视。中国与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隔洋相望。鉴于美国具有全球性的军事打击能力和全球范围的军事存在,中国在与美国发生利益冲突时,会明显感到美国的军事威胁近在咫尺。在中国的东面,是在历史上曾经侵占过中国大片领土的日本。尽管日本尚不具备对中国的军事进攻能力,但日本投入的占世界第二位的军费数额、现拥有的现代化的空中和海上作战平台、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有核国家的国防技术以及最近加强的日美军事合作同盟关系,都对中国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由于历史和特殊的地缘关系,中日关系上某种程度的敏感性,使这种潜在的威胁更加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位于中国西南方向的印度,其军事实力并不比中国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中国。从安全环境设计的理想目标上看,印度恐怕不会放弃在中印之间制造一个缓冲地区的战略尝试。这些都会使中国对这个相邻的亚洲大国保持一定的警惕。中国从自己和平共处的原则出发,不会把周边大国视为敌人。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合作与对话的方式在国家安全关系中的作用增强,中国主张将各种军事威胁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主张化敌为友。中国当然不会简单地将拥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国家视为敌人。但是,这种军事实力是客观存在的,或许这种军事实力不一定会对中国产生威胁,不一定导致敌对关系的形成,但中国所处的强国环绕以及它们有效攻击的地缘环境,不能不使中国感到一种战略上的压力,不能不使中国在安全战略运筹中四面环顾,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