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中国中部地区的山脉,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巫山(英文名:Wushan Mountains),[1]地处江汉平原西部、四川盆地东部,处于湖北、重庆、湖南交界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群峰。[8]巫山的具体地理范围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9]巫山为四川、湖北两省界山之一,南北约100千米,跨越巫山、奉节巴东建始等县。巫山山脉山脊海拔1800米左右,主峰乌云顶海拔2400米,河谷海拔在200米以下,巫山山脉主要有南陵山、猫子山、十里坪荒等山峰。[4][5]
巫山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起构成了中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9]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使得巫山地区所在的地壳露出海面,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地壳剧烈抬起,巫山雏形显现。[9][10]长江由西向东横切巫山背斜,从而产生百里巫峡[5]由于巫山是中国著名暴雨区之一,又系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在长期风雨侵蚀和河川切割下,形成了多样的山峰,巫山十二峰就是巫山峰林的代表。[5][7]巫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气温季节变化明显。[2][3]巫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以马尾松、桦、冷杉华山松为主,同时还有银杏、珙桐等珍稀植物。此外,巫山地区还有穿山甲金丝猴中华鲟等珍稀动物。[4][11]
巫山地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4万年前。[12][13][14]虞夏时期,巫山地区成为商贸交流中心,形成巫载小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巫山地区设郡,后该地经历多次政权更迭。[15][16]吟诵巫山的古诗先秦到清末,有近5000首;[17]近现代有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18]舒婷的《神女峰》等。[19]巫山绘画作品,始于晋宋之际宗炳的山水壁画,唐代李思训创作的《巫山神女图》开启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巫山神女类绘画题材。[20]巫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国家AAAAA级和AAAA级旅游景区。[21]其中,包括巫峡·神女景区、[22]巫山红叶景区、[23]文峰景区、[24][25]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等。[26]

位置境域

巫山位于中国重庆最东部,地处江汉平原西部、四川盆地东部,[8]为四川、湖北两地界山。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四川卷》认为:巫山的范围西南起九盘河源头,与云雾山、金凤山相连;东北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谷;北部朝阳坪与大巴山云盘岭葱坪、大神农架相接,是燕山运动中褶皱隆起的东北—西南走向的背斜构造带。而对于巫山的地理范围,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