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

测量天体射电强度的天文设备
射电望远镜(radio telescope)是一种专门用于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天文观测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射式系统来捕捉和聚焦来自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射电信号。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1]
与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简,也没有物镜目镜,它主要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就是通俗说的“锅”,接收系统就是“馈源”。[2]
射电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利用射电波进行天文观测的潜在可能性。1931年,射电天文学鼻祖、美国著名无线电工程师与天文学家央斯基(Karl Guthe Jansky)研制了一台由天线和接收机组成的设备,其外形酷似“旋转木马”,被称为“旋转木马”射电望远镜。央斯基利用这台射电望远镜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射电辐射,标志着射电天文学的诞生。1957年英国曼彻斯特的建造了当时最大口径的Lovell 76m全可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20世纪60年代相继建成了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42.7m射电望远镜,加拿大的46m射电望远镜。1972年德国马普实验室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Effelsberg 100m。2000年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在西弗吉尼亚州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全天可动射电望远镜GBT(Green Bank Telescope),主面尺寸为100m×110m。[3]2017年10月10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4]

基本原理

经典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投射来的电磁波被一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用旋转抛物面作镜面易于实现同相聚焦,因此,射电望远镜天线大多是抛物面。射电望远镜表面和一理想抛物面的均方误差率不大于λ/16~λ/10,该望远镜一般就能在波长大于λ的射电波段上有效地工作。对米波或长分米波观测,可以用金属网作镜面;而对厘米波和毫米波观测,则需用光滑精确的金属板(或镀膜)作镜面。从天体投射来并汇集到望远镜焦点的射电波,必须达到一定的功率电平,才能被接收机检测到。目前的检测技术水平要求最弱的电平应达10 -20瓦。射频信号的功率首先在焦点处放大10~1000倍﹐并变换成较低频率(中频),然后用电缆将其传送至控制室,在那里再进一步放大﹑检波,最后以适于特定研究的方式进行记录、处理和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