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3]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4]
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2,559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2.8亿平方米;2015年底,中国国累计有4,071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4.7亿平方米;2016年底,中国累计有7,23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5][6]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共有七类指标,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