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公辅

唐朝时期宰相
姜公辅,爱州日南县(今越南清化省安定县)人,于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时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应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遗,召入翰林院为学士,兼京兆尹户曹参军[1]。与廖有方均属于南迁安南的北方内地家族后裔,因都是通过科举进士考试走上仕途的,所以二人成为古代安南开发和文化发展的象征[2]。因犯颜直谏获罪,被贬于泉州, 后死于此。[3]
姜公辅清名直道标表百代,深为人们所崇敬。[3]旧唐书》本传说公辅“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新唐书》本传也说“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1]历代文人也曾赋诗歌颂他的高风峻节,宋代王十朋曾写下“嶷嶷姜公,[xiàng]嶑东峰”八个字加以赞颂。[4]
唐顺宗即位后,起用姜公辅为吉州刺史,但他未能到任便在泉州九日山去世。姜公辅享负文名,被中、越两国人士尊崇,留有《白云照春海赋》《对直言极谏策》等文章传世。[1]

人物简介

姜公辅,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贯甘肃天水,爱州人。中唐著名诗人秦系天宝末年避“安史之乱”隐居浙中剡溪二十余载,建中初到南安九日山西峰隐居。姜公辅到泉州闻秦系隐居九日山,即往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