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导弹

由某类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潜射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是指由某类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具有机动性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便于实施核突击等特点,是核三位一体的最关键一级。[1]
 1967年,中国开始了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的攻关和研制工作。经过反复论证后,中国将“巨浪-1”定位为潜地固体弹道导弹,这是中国首枚固体战略弹道导弹,且最初研究定位为“一弹两用”,既是核潜艇导弹,在陆地上又可作陆基机动导弹。1982年10月12日,“巨浪-1”型固体战略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核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2]2021年9月15日,韩国首次成功试射自主研发的潜射弹道导弹,韩国总统文在寅现场观摩。[3]同年10月19日朝鲜国防科学院进行了新型潜射弹道导弹试射。[4]
潜射弹道导弹导弹要小型化。潜艇的内部空间有限,尤其是当今大部分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受限于艇体直径,导弹的个头不能太大。在制作过程中为确保远程打击效果,各国潜射弹道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模式。[5]
在未来,潜射弹道导弹依然是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具备更大射程。为提高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效能,设计者赋予其空中数次机动与多弹头分导能力。今后,这些方面的能力将随着反导拦截系统性能的提升而继续水涨船高。再入飞行器搭载分导弹头打击目标,相当于潜射弹道导弹攻击时的“临门一脚”,提升其效能成为各国强化水下威慑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6]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