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麦斯顿

帕麦斯顿
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HenryJohnTemple LordPalmerston,1784~1865 一译巴麦尊。英国首相(1855~1858,1859~1865)。英格兰第二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帝国主义者。原为托利党人,后成为辉格党人。[1]三度担任外交大臣(1830~1834,1835~1841,1846~1851)。[2]奉行内部保守、对外扩张政策。两次发动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挑起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争夺地盘;镇压印度民族起义美国南北战争时,支持南方奴隶主集团。[3][4]

早期生涯

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
第三代帕麦斯顿子爵亨利·约翰·坦普尔于1784年10月20日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他家自十七世纪晚期就定居爱尔兰。正如其他爱尔兰人一样,人们也常常听到有关于他的爱尔兰人魅力的传闻。他确实有魅力,并且利用了他。但是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他具有爱尔兰人的魅力不那么容易理解呢?因为这孩子出生在英国汉普郡的罗姆西,其双亲都是英国血统,他是在英格兰长大的,也是在英格兰受的教育。他到了哈罗,很喜欢那个地方,后来又到了爱丁堡,在那里聆听了亚当·斯密的门徒杜格尔图·斯图尔特的政治经济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