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

处于细胞核中的线性复合结构
染色质(英文:chromatin),由德国生物学家W.弗莱明(Walthe Flemming)于1879年提出,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染色质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也是遗传信息进行表达、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模板。[1][2]
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形态结构不同,分裂间期的染色质相对疏松,分布于整个细胞核内;细胞分裂期的染色质高度浓缩,形成染色体。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活性状态和染色性能可区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类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承载所有遗传信息的染色质需要先复制,然后均匀分配到子代细胞中,这样才能保证后代细胞中遗传信息的完整性。这些染色质承载的遗传信息需要通过特异时空的表达,才能保证细胞的生存、增殖与分化。[1]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承载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最重要成分。几乎所有细胞生命活动都要从染色质开始,细胞的生长、分裂甚至衰老与死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而细胞内基因存在与发挥功能的结构基础是染色质。与基因组直接相关的细胞活动都是在染色质水平上进行的,如DNA复制、重组、修复和基因转录以及DNA和组蛋白的各种修饰,这些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亚硝基化和泛素化等。[1]

发现过程

1879年,W. Flemming提出了染色质(chromati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强烈着色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