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基抗滑稳定

坝基抗滑稳定
坝基抗滑稳定是坝基岩土体在大坝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抵抗滑动或剪切破坏的能力。坝基抗滑稳定性是关系到大坝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正文

坝基岩土体在大坝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抵抗滑动或剪切破坏的能力。大坝是挡水建筑物,除坝体自重外,还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和扬压力,存在向下游滑动的危险性。尤其是重力坝,其稳定性全靠坝体自重来维持。当作用在坝体上的全部荷载对坝基任一可能滑动面的滑动力(即对该滑动面的切向分量)大于其阻滑力时,坝基就要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坝基抗滑稳定性是关系到大坝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世界坝工史中,不乏由于坝基滑动而导致大坝失事的实例,如1911年美国奥斯汀坝,1923年意大利的格莱诺坝,1928年美国的圣·弗朗西斯坝等。因此,设计时必须对坝基在各种运用条件下的抗滑稳定性进行验算,以确保大坝的稳定和安全。
破坏形式  坝基滑动破坏的形式有表面滑动和深层滑动两种基本类型。表面滑动即沿坝基混凝土与岩土体接触面发生的滑动破坏,如格莱诺坝的破坏。深层滑动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生在均质坝基的剪切破坏,其滑动面轨迹近弧形;另一种是沿岩土体中的缓倾角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滑动,如奥斯汀坝就是由于坝基为砂页岩互层,坝基沿建基面以下60cm的粘土页岩夹层发生滑动和破坏。实际上,往往出现上述几种形式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滑动。如一部分沿接触面,一部分沿浅层的软弱岩体或结构面发生滑动;或者一部分沿岩土体中的软弱夹层,一部分为剪断岩土体等。这主要取决于坝基岩土体的强度、地质结构和坝址附近岩体的切割、刷深情况。对岩面地基,其中软弱夹层和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延续性、填充物质及其抗剪强度和其他结构面的相互组合情况,往往对坝基抗滑稳定起着控制性的作用,并构成潜在滑动面。实践中,对发生各种滑动的可能性都需要进行研究。
评价方法  一般对表面滑动和深层滑动都要进行评价。